电话:0511-88413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记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大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二)
扬中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应知应会40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两个一以贯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论断和明确要求,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指明了方向。
2、202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江苏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从2020年开始至2022年结束,要求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各项任务要求。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
5、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6、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7、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9、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
10、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
11、经理层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
12、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13、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14、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和内控管理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激发企业活力和健康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
15、扬中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内容:共有7方面、37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首要任务;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四是推进市场化转型发展,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五是调整优化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推进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六是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七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强化督查考核,营造良好氛围。
16、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17、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20年,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重要子企业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企业实际制定本单位党委(党组)前置研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
18、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2022年,国有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董事会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一企一策”建立内外董事合理占比的董事会架构。
19、2022年,国有企业重要子企业在实现董事会规范运作基础上,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权利。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指企业董事会6项职权:重大投资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权、经理层成员薪酬管理权、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权、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
20、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2022年,国有企业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依法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等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
21、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国有企业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
22、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深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开展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中停业、连续三年亏损、资不抵债、第三层级以下的控股企业这“四类企业”,连续三年无收益、净资产300万元以下、第三层级及以下企业的参股投资这“三类参股投资”清理整合。
23、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明确内审机构由董事长分管,向党委、董事会报告制度。
24、以去行政化、去机关化、去空壳化为目标,将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
25、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做好“三供一业”、市政社区分离移交、所办医疗教育机构深化改革工作;2020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2020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工作基本完成。
26、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
27、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加快建立和实施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大力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
28、三项制度改革是指针对国有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三类改革的统称。
29、三项制度改革的内涵: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30、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一岗一薪、易岗易薪。
31、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中长期激励工具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
32、优化管资本的方式手段。对不同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的国有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分类授权放权。
33、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在各级国资监管机构推行国有企业问题整改监督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打造阳光国企,到2022年实现信息公开全覆盖。
34、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国资监管机构根据授权履行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职责;2021年基本完成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
35、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关键,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竞争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调性战略投资者,持续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优治理、转机制、增活力。
36、要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的“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37、以强化规范管理为保障,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深入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发挥对标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38、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建立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明确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建立完善跟进督办制度,健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机制。
39、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建立完善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企业领导人员交流,加大优秀年轻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力度,重点抓好懂经营会管理,专业强技术精以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队伍建设。
40、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三个区分开来”,深化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